热效率:是衡量蒸汽锅炉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指标,计算公式为:热效率 = (有效利用热量 / 输入热量)× 100%。有效利用热量是指被蒸汽吸收的热量,输入热量包括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等。热效率越高,说明锅炉将燃料热能转化为蒸汽热能的能力越强,能源利用越充分。一般来说,工业蒸汽锅炉的热效率在 70% - 90% 左右,高效锅炉可达 90% 以上。
蒸汽产量:指在单位时间内锅炉产生的蒸汽量,通常用吨 / 小时(t/h)来表示。蒸汽产量应满足用户的用汽需求,同时在锅炉的设计额定负荷范围内合理运行。当锅炉在接近额定负荷下稳定运行时,往往能达到较好的经济性,因为此时锅炉的各项热损失相对较小。
排烟温度:是指锅炉排出烟气的温度。排烟温度过高,会导致大量的热量随烟气散失,降低锅炉热效率;排烟温度过低,则可能引起尾部受热面的低温腐蚀。一般工业蒸汽锅炉的排烟温度在 160 - 250℃之间。
过量空气系数:是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燃烧所需空气量的比值。过量空气系数过大,会使烟气量增加,排烟热损失增大;过小则会导致燃料燃烧不全,化学不燃烧热损失和机械燃烧热损失增加。合适的过量空气系数对于不同类型的锅炉和燃料有所不同,一般链条炉的过量空气系数在 1.3 - 1.5 左右,燃油燃气锅炉在 1.1 - 1.2 左右。
炉渣含碳量:反映了燃料在锅炉中燃烧的程度。炉渣含碳量过高,说明燃料没有充分燃烧,造成了能源的浪费。对于燃煤锅炉,炉渣含碳量一般控制在 10% 以下,优质的燃烧工况下可降至 5% 左右。
汽水品质:包括蒸汽的湿度、含盐量以及锅水的酸碱度(pH 值)、硬度、溶解固形物等指标。汽水品质良好可以保证蒸汽的质量,减少蒸汽带水和结垢现象,提高热传递效率,防止因结垢和腐蚀而降低锅炉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。例如,蒸汽湿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,一般工业用蒸汽湿度不超过 3% - 5%。